全国公共信用大数据平台查询
摘要
全国公共信用大数据平台是一个依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信息共享机制的系统,它汇集了全国各级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仲裁机构等在履职过程中形成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等公共信用大数据。这些数据包括企业、法定代表人、自然人的失信惩戒名单、涉金融严重失信名单、职业放贷人名单等,涵盖了各领域类别的全量标准化公共信用大数据。该平台的功能旨在评定企业和个人履约能力、履约意愿、信用水平等,有效利用该平台多维度信用大数据有助于提早识别与规避业务经营风险,加强融资担保机构大数据风控能力。服务自2023年5月4日起开放至2024年5月3日止,仅限中担协会员单位使用,具体操作手册详见附件。此外,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负责同志带队调研广东省及广州市、深圳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并举办了多期培训,以进一步提高中心全体干部政策业务水平。
平台简介
全国公共信用大数据平台是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组织全国行政机关、各级司法机关和仲裁机构,建立的覆盖全国行政执法、司法裁判和社会治理领域的信用信息归集、交换和共享的政府信息资源库。2023年5月4日,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与中国担保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平台对中国担保协会及其会员单位开放试用,为其提供信用查询服务。
数据来源
平台数据来自于全国各级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仲裁机构等,涵盖工商、税务、海关、质检、卫生、环保、交通运输等多个行业和领域。数据包括:
- 行政处罚信息(如行政处罚决定书、处罚通知书)
- 行政强制信息(如行政拘留决定书、行政强制执行决定书)
- 行政检查信息(如行政检查决定书、行政检查报告书)
- 失信惩戒名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部门联合发布)
- 涉金融严重失信名单(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联合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交易商协会等机构发布)
- 职业放贷人名单(由中国银保监会发布)
这些数据均为标准化格式,确保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平台功能
平台提供以下主要功能:
- 信用查询:可以查询企业、法定代表人、自然人的信用信息,包括失信惩戒信息、涉金融严重失信信息、行政处罚信息等。
- 信用评估:根据企业的信用信息,自动生成企业的信用评估报告。
- 风险预警:对企业信用信息进行持续监测,及时发现和预警企业信用风险。
- 数据接口:为外部系统提供数据接口,实现与其他系统的无缝对接。
平台使用
- 用户范围:仅限中担协会员单位。
- 服务期限:2023年5月4日-2024年5月3日。
- 操作手册:详见附件。
平台价值
平台具有以下价值:
- 提升风控能力:帮助融资担保机构全面、及时、准确地获取企业信用信息,有效识别企业信用风险,提升风控能力。
- 降低业务风险:通过对企业信用信息的了解,可以提早识别和规避业务经营风险,降低业务损失。
- 优化决策流程:提供全面的信用信息,帮助融资担保机构优化决策流程,提高决策效率。
社会效益
- 促进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整合共享信用信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营造诚信环境:通过公开企业信用信息,促进行业诚信风气,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 保护金融安全:帮助融资担保机构识别和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
培训及调研
为提高平台使用效率,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负责同志带队调研广东省及广州市、深圳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并举办了多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 全国公共信用大数据平台介绍及使用指南
-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政策解读
- 风险识别与防范技术
通过调研和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中心全体干部政策业务水平,为平台的有效使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结语
全国公共信用大数据平台的开放试用,是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合作共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举措。该平台的应用将有效提升融资担保机构的风控能力,降低业务风险,优化决策流程,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营造诚信的市场环境做出贡献。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